又是一个普通二本400+考上名校的故事,你为什么不可以?

心理篇
 
虽然考研的念头在大一刚入学时就有了,但是真正着手把这件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还要从2015年二月说起,那时候春节刚过,各个学校的成绩也陆陆续续出来了,所以便经历了很纠结的选学校的一段时间,从这一时期,我便渐渐懂得了考研完全是自己的事,定了专业再选学校,当然对于跨专业研苞们来说可能还要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能给你太多的帮助,也不像高中那样,完全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ok了(PS:其实我个人更喜欢这种可以自己支配时间的学习方式),而考研完全是靠着自己搜集经验帖和自己的直觉一点一点去摸索,一步一步去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定位,定位,再定位!也许到最后你都不确定当初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所以经常在一些论坛里看到一句话: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前期,可以多搜集一些资料,比如,学校的招生名额,每年的分数线走势,推免名额等等。这些一般可以百度到,或者可以直接请教学姐学长,他们会给你直接的答案,还能获取一些小经验呢,但是,一旦决定下来,便不要再瞻前顾后、唯唯诺诺了。比如考研大军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我是二本院校复试受歧视怎么办?其实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考虑过很多很多,但是有什么用呢?你说一个211或者985的学生和一个二本生老师在内心会更偏爱哪一个,难道因为歧视我们就不考了吗?既然我们本就是改变命运的,就不要顾虑那么多了,出身低既已属于事实,哀嚎唏嘘也是无济于事的,这些问题我们学生都可以想到,你以为那些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教授是神吗,没有平常人的私心?当然不是,不管你想不想,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这些都属于你我不可控因素,所以,多花些时间放在那些你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吧!这是我在考研过程中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渐渐放下的事情(PS:所以希望你们看到后会有所启发),也正是因为这么多的顾虑,所以在5月初的时候我还在纠结学校和专业的事情,当时和我朋友说了下,他说给你3天时间考虑一下,其实这3天我并没有怎么在意这个事情,之后他问我最后的决定,内心有一种力量还是让我做出了原先一样的决定,之后无论遇到什么压力也没再想过换学校的事情。考研路上路上如果能找到一个考上的热心的学姐学长真的很有帮助,ta能在这个路上给你一些指点,让你少走些弯路!

一直在7月份之前我每天花在考研复习上的时间并不多,每天平均4-5个小时吧,因为大三下学期开设的课程还挺多,涉及到专业课,所以大部分课程我还是乖乖的去了,大概在期末结束暑假之际就开始进入了全面备战状态了,当时是和几个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整个暑假大家都在一起复习,那段时间因为没有其他的琐碎的事情,当时的状态和效率还可以,整个暑假过得还挺充实,经常听到有人说,暑假是个分水岭,我基本是认同这个观点,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不是大神区,并想增加考研成功率,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好好地利用暑假吧!因为这是你准备考研的时间段内唯一两个月你不需要被其他事情所分心,也是很好把握考研节奏的一段时间,当然非应届筒子除外。

身体篇
 
我爸妈老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道理谁都懂,但是在考研这场硬仗中,拥有一个好身体真是太重要了,你才能每天包含精神投入到10h+的学习中,就我而言,前半年我是每晚坚持跑步来锻炼身体,后半年我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保持体力(其实大家可供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稍微动动脑就可以想出不少好点子),建议大家早餐吃一个鸡蛋,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意义,反正我当时是这么做的,重要的是三餐都要吃饱,不然饿了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建议在考研期间顺带减肥,其实考过后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会长胖,就当考研付出的代价吧!

其次,关于作息安排,我当时的安排是:

7-9月:早晨6.40左右起床,大概一天学习10h+,晚上11.00休息。

9-12月:早晨6.20左右起床,一天大概学习12h+,晚上11.30休息。

我当时在考研经验贴中看到有些人考研后半年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其实在后期又要忙着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等等琐事,更重要的是考研将近,会觉得时间特别紧迫,自己要复习的内容却很多,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应该进行适当放松一下,劳逸结合,给大脑个休息的机会,再重新运转可能会更有效,我当时的做法是10-15天休息一天,然后再重新投入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去,所以大家其实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把休息的时间也计划进去,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按计划执行,其实你会发现考研没那么艰难,当一个大目标被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阶段的小目标,应该会有一种成就感吧!(PS:当时考研过程我朋友告诉我让我要学会改变态度,把考研当成一件很快乐很充实的日子,要学着去“享受”,那时候不懂这些话,现在慢慢有些领悟。所以现在拿来与你们共勉,这段日子应该是大多数人大学期间最认真的日子,所以好好把握,画上完美句号,给自己一个交代!)

心态+研友篇
 
我当时考研期间扣扣签名一直是3个单词:passion,persistence,diligence.只有你对每天的学习充满激情,并将这个激情坚持到最后,再辅以勤奋,谁能说你不是考研中的successor呢,事实上,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考研过程中大家也许都免不了有些情绪的波动,你可能担心英语错的一塌糊涂过不了线,也会出现专业课背了总是记不住的情况,我当时经常被这些事情所影响,我问了一起考研的研胞,其实他们也焦虑,也莫名其妙的学不进去,其实现在想想那些症状再普遍不过了,因为担心,所以焦虑,因为未知,所以不安,其实走过后才发现这些都不可避免,只能快速调整心态,整理心情,重新进入到备战状态中去,如果自己克服不了,可以适当地进行诉说,如果有研友可以相互交流下,也许发现小伙伴也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可能就不会那么紧张了,也可以像我之前所说的向热心的学姐学长请教,也许他们的经历可以给你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当然家人的支持和安慰也是相当重要的,我经常和父母打电话谈及自己的压力时,他们老说的一句话就是考不上咱就工作,没啥的,你已经很好了,很多人还不如你呢?虽明知道这是安慰的话但是听了之后心里还是宽慰了些许。

在考研过程中,你会面临不同的压力、选择,所以要学会调整心态,不仅是为考研,也是我们即将担起应有的责任所必需的品质。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研友。这个问题真的是因人而异,有些人自制力很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喜欢一个人学习。那我觉得也挺好的,一个人也比较方便吧!但是缺点就是可能会有点孤独,但是考研本不就是一场选择了就不能轻易回头的单人旅行吗?但对于那些有志同道合的考研小伙伴的话,平常考研过程中可以多交流交流也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找研友有点像找对象,宁缺毋滥吧,与其找一个话不投机,三观不一的研友经常意见不合影响心情还不如一个人更舒坦呢。所以这完全看个人吧。对于我而言,因为宿舍6个人就我自己考研,所以整个考研过程中我是一个人走过来的,不过我朋友因为先我一届考研,他给了我蛮多指导,所以也算有半个研友吧!还算建议大家多去联系一下考过的师兄师姐,多请教一下,总不是坏事。

以上说的更多是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下面对自己的各门课程的复习,我大概的安排是一下这样的,再重申一遍,这仅仅是我自己的复习过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更重要的是从中吸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考研计划!

英语
 
这是我最早着手复习的一门课程,当然战线拉得最长,最后分数还可以(70+)。对于这门课,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声音:一是有人说它很难,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单科不过线而无缘于求学之旅;另一种声音认为它并不是那么恐怖,只要你能坚持真题过三遍以上,60分是可遇可求的。所以对于英语这门课你拿到65分左右就不拖后退了。首先,单词书是准备考研的第一步,对于单词书的选择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考究,我当时用的是何凯文的1575,是乱序版的,并附有真题句子。新东方的红宝书也有很多人在用,还有一些人用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我同学用的是这种,网上也有配套的视频,她说效果还不错,所以我对于单词书的建议是大家就买销量好的就可以了,其实也都差不多。(PS:在此插播一下,大家在后面选购政治,数学或其他考研工具书时。就买那种销量好的就行了,这其实都是获得不错的口碑的书籍)。我对于单词的复习主要在3-5月份,大概是过了2遍,可能是只是机械式的记忆而已,自我感觉效果并不是很好,依旧有很多的单词没记住,其实我倒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做真题来记忆单词,这个方法之前我也听过一些辅导老师说过,也在论坛里看到过,当时还是默守陈规式地和大多数人一样拿着单词书一遍一遍记忆,现在想想过来人的一些经验真不是盖得,全都是学姐学长们呕心沥血的经验和血淋淋的教训。如果平常的琐碎的时间较多,也可以下载一些记单词的APP,比如:扇贝单词、百词斩…可以每天坚持打卡,聚沙成塔,时间久了会慢慢感觉到效果的。在此期间,我还买了一本基础阅读《考研1号》,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很基础,大概是6级的难度,当时完全是随便买的,是为了了解真题的题型,权当入门用的,总共90篇,包括partA和partB两部分,用了三个月才攻完,做完后只是对真题有了一个很笼统的认识,这时候已经到了6月初,开始尝试接触真题,我用的是大多数人都在用的张健的黄皮书,从1997-2015年的,我第一轮只做到了2010年的,后面的几套原本打算模拟用的,其实后面因为政治和专业课的原因,到考研前14年和15年的都没做,所以再次提醒大家真题要提前做,并且计划好时间,留出来模拟练习的时间。第一轮一直拖到9月底才结束,做一遍时心情就像过山车起起伏伏,正确率很不稳定,整个下来叉叉挺多的,当然不能因为这些而搅乱了复习的节奏,其实
 
  • 第一遍:完全就是去接触真题,还没有到去担心正确率的时候,要学会慢慢找做真题的感觉。真题我过了三遍。
  • 第一遍:做完之后把错误的标记出来,自己分析正确答案的来源,答案的来源一般是文章中比较复杂的长难句,所以理清句子结构。其次把那些不认识的单词标记出来并结合语境弄清它在语境中的意思,真题中特别容易考熟词僻意,摘抄出来,第二天早上拿出来背背,并顺便读下那些长难句。
  • 第三遍:在重复第一遍的做法时,我侧重对长难句的分析和翻译,理清其结构。我当时结合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这本书来分析的,里面的句子是真题中出现的比较难理解的经典句子,感觉效果还可以吧。(在做第二遍真题时我重新打印了出来,当时因为没人告诉,所以还花了不少打印费,其实我觉得比较节俭的一种方法是可以第一遍时用铅笔,做完擦掉就可以了,当然土豪可以自行忽略。)以前看到学姐学长们进行整篇的文章翻译,怀揣着尝试的心态我开始进行整篇文章的翻译,并对照解析进行修改、分析,其实这个工作我没有做好,我当时只翻译了每年真题中出错率最高的文章以及那些起初没有看懂的句子,共翻译了有8年的真题吧!其实在这个翻译文章的过程中除了对文章有更深的解读外,其实也在无形中提高了翻译水平,将自己的翻译和解析中的进行对照,使自己的翻译更符合语境,更通顺,我一直认为英语是活的,虽然每个单词都赋予了其固定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有更多的解释,所以在大家练习翻译这个题型时一定不要局限于单词的字面意思,切记结合单词所在的句子,给予最巧妙精准的意思。


建议:其实一篇文章中较为复杂的句子并不多,大家可以选择性的进行翻译,一字一句的翻译是很耗费精力和时间的,选择对自己来说较为复杂困难的句子进行翻译,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翻译到最近几年的,量的积累一定会有质的飞跃!贵在坚持!

第三遍:到了第三遍做真题时基本上是到了11月中下旬了吧!这时候对真题中出现的单词的记忆已经有了很大的长进,长难句也基本搞懂,每道题在原文中的出处以及原因大多数是理清了,其实第三遍就是继续熟悉单词和真题,这种做题的感觉要一直坚持到最后,其实英语就是这样一个一点一滴去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当你经历过、坚持过,你才会发现一切的努力和汗水都会在考场上得到回报,所以考研过程中无论多少压力,多么艰难,都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后你就是王者!

再者就是作文了,我是大概11月初开始准备作文的,个人认为,大家可以稍微提前一点,我当时用的就是大多数人用的王江涛的《考研高分作文》,这个适合英一和英二,大小作文各种话题基本都囊括了,还有历年真题中出现的作文的讲解,因为没用其他版本的作文,个人觉得,内容还算丰富,虽然各种考研作文工具书上面都总结了各种话题的模板,但大家千万不要直接去背,一定要自己总结形成一套模板,且不说要与众不同吧,至少应该不用千篇一律,简而言之,各种工具书上的模板不要之间复制到大脑中,哪怕想省点事,也要综合不同的作文书,把那些优美的经典的句子拼凑到一起,就是夹杂点自己的汗水,切记唾手可得的东西很危险!大家如果能自己想出点或者改编点新奇的东西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当时的做法是将真题中出现的长难句摘抄了下来,并根据不同的话题进行改写,最后总结了四种不同的话题,分别是环境类、热点类、道德类、科技类。小作文也是进行总结改写形成了10多种不同的话题,对于小作文一定要准备的齐全,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过分相信奉押题,其实目前的反押题趋势还挺盛行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准备大纲中涉及的话题,那么总结之后就直接背就完事了吗?当然不是,一定要进行练习,自己写作,并把握好时间,刚开始可能下笔比较困难,我记得当时写一篇大作文要50分钟,耗时太长,当然这时候还不至于到焦虑的地步,慢慢来,慢慢压缩时间,大量的练习一定会有长进,一周练习2-3篇,写了之后可以找英语水平好点的同学给自己修改,也可以多找几本参考书进行分析,把那些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晨读材料,在这一段时间内也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最初自己总结的模板,直到最后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其实作文只要下功夫还是相对较易提高的,作文部分尽量拿到20分或以上过线基本不是问题,对想得70分以上的童鞋来说,作文也要力争达到20分以上。

最后就是翻译和完型了,这两部分我没有单独买复习资料强化练习,就是将真题中的这部分练习了下,个人觉得,英语的备考就是一个一呼百应的过程,也即是说,你阅读水平提高了,翻译和完型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翻译这部分在翻译阅读时其实就已经在练习了,再加上1997-2016年的100个句子其实量上就已经差不多了,完型这部分多记点固定搭配和短语,听说完型的平均分只有3分,一般拉不开分,如果你阅读这部分做的不太好的话,那就暂且将重心放在阅读和作文上吧,毕竟这两部分就占据了70%.

英语我推荐的答题顺序是:阅读(包括新题型)>作文>翻译>完型

我的用书总结:

何凯文的单词书1575

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

张剑的真题 黄皮书 高教版

王江涛作文《高分作文》

推荐备考月份:考研全过程,越早越好


政治
 
政治其实我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本科是理科生,又是女生,平常对这些政事不太关注,大致说下我的备考过程。

真正开始准备政治是在10月初,其实说实话有点稍微晚了,建议大家可以再9月初就开始每天花点时间在政治上,虽然不指望这门课程提分,但是至少不能拉分,差不过考个平均分,多把时间分在英语和专业课上,当然考数学的同学要高度重视数学,虽然在这之前就买了教育部的大纲解析但是太厚了,字又密,没抓住重点,在《风中劲草》出来之后就放弃了大纲,所以就拖到了十一才开始,先是看了同学分享的张俊芳的马原部分的视频,讲的挺细的,语速也不快,个人觉得讲的挺好,后面才听说她的马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看过视频之后大概有了一点点眉目了,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看一章大纲就做一章1000题,并分析错题,在《风中劲草》出来之后就替换了大纲,每天看一章,做一章,直到11月中旬才过了一轮,因为1000题是在大纲之前出来的,新的大纲中思修的部分变动很大,所以1000题中的思修部分我没做,(PS:其实我的进度算是慢的了,当时看到很多人风中劲草已经背了快一遍了,我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过了一遍,那段时间挺焦虑的,挺担心政治过不了线的,我的建议是可以将政治的复习时间提前到九月份,至少不会到后面那么赶)在第一轮后大概是11月中旬就开始每天背两个小时的《风中劲草》,做一个小时的习题,这段时间做了肖八,蒋五,石磊四套题,大概到了12月10号左右,各大机构的押题就陆续出来了,买了《肖四》、《启航20天20题》、《任汝芬四套题》,其实就是跟风,其他人买什么我也跟着买,其实到最后只背了《肖四》,《启航的20天20题》当时蛮多人也背了,但是首推肖四,这个是押题神器,不过这两年好像没有以前押题那么准了,但是因为肖老曾多次命过题且屡次压中,压的又是当年热点,其实含金量还挺高的,即使没命中,因为之前背了,考场上也有话说,对于《任汝芬的四套题》我个人认为题目偏难,考察的内容太细,而且没有解析,只做了一套就放弃了。对于押题我推荐的顺序是《肖四》、《蒋五》、《启航20天20题》、《肖八》。

在12月份之前大家要狂练选择题,12月后要狂背押题(大题),并在考前模拟1-2次,把握下时间,当然知识的积累是考研的第一步,如果掌握点答题技巧,会使答题显得更加规范!这部分大家可以买套带答案的真题做下总结,或者看下相关的视频,这些小细节也会使你的试卷锦上添花!

用书总结:《大纲解析》、《风中劲草》、《1000题》、《肖八》、《肖四》、《蒋五》《启航20天20题》、《任汝芬最后四套题》

推荐复习月份:9月初

专业课
 
因为不考数学的原因,所以决定完学校和专业后就买了参考书,对于那些需要考数学的筒子来说,在暑假之前好好准备数学,专业课可以留到暑假或者九月份,三本专业书分别是《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检索原理与技术》和《信息分析方法与应用》,原本计划在暑假之前将三本书看一遍,最后也只看了二本,并将《信息管理学基础》的课后习题答案整理了一下,其实就是“抄书”,之后也没再用过这个笔记,权当练字了,其实建议大家在后期再做笔记,前期主要理解书中内容,后面再做笔记的好处是,一是可以加强记忆,二是可以简化内容;第一遍看过后合上书没有什么印象,所以当时没有着急背诵,又把书本看了一遍,虽然还有有些内容没搞明白,由于当时已经到了八月份,大多数理论的东西,偏理解的东西不多,因为担心内容太多背不完,就开始尝试背书了,在背书之前我将历年的真题的出处在书上用荧光笔标记了出来,在背诵的时候就格外留意这部分,背第一遍的时候真的很难熬,内容太多太杂,还有很多内容雷同的,但是要点不一样,区分度不大,所以在记忆这块内容的时候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方法,但是当你坚持下来,第一遍、第二遍…你会慢慢变成习惯,爱上这种感觉,反正那时候我将背书当成了一种减压的方式,当一段一段从你嘴里背出来的时候,还是有点点成就感的,所以不要相信不可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愿意尝试,愿意坚持,一切都会显得顺其自然,自然而然,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困难,所以在考研这条路上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的心理障碍,你要告诉自己你可以的!我以前看到过一个帖子说:“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当你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记忆7遍以上,你会记忆终身,所以现在拿来与大家共勉,我当时真正背了有5-6遍吧,课后习题和真题大部分也记得差不多了,所以大家如果想取得高分,专业课一定要下功夫多记忆(这里主要是针对专业课偏向文科性质的,理科可能不太适用)!

真正开始研究真题就已经是11月下旬了,那时候从学姐那里获得一些资料,然后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总结了一套笔记和答题思路并在考前一周左右模拟了一套真题,大概专业课的复习就这样进行到考前,可以说,专业课是我花的时间最多的一门课,结果还不错,在此提醒大家,专业课的复习一定不要马虎,300的总分是很容易拉分的,但是又是相对较易得分的一门课,高的可以考的270+,只要你肯下功夫,结果不会辜负你的付出。17的筒子们,现在最苦再累,一切的汗水,当你拟录取的那一刻都是值得的,加油~

用书总结:历年真题,上届学长学姐笔记、资料,专业书

推荐备考月份: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提前,8月份左右


复试篇
 
初试之后也没有很早准备复试,一是在家没有心思,二是分数没出来,完全打不起精神,所以一直拖到分数出来之后,今年湖北省出分算晚的了,2.19知道分数之后,才开始意识到时间的紧迫,逼着自己看书,正儿八经准备的时间也不多,其实复试准备的并不是很充分。在准备复试中重要的是收集资料,如果有考上的学姐学长给些建议或者有些资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建议大家多动动手搜集资料,多动动嘴请教请教。

复试分为三部分,专业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比重分别是40%、40%、20%,所以重点还是在专业课这一块,专业笔试和英语口语这些要提前准备一下,但是专业面试不可控的因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看运气的。老师们事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题目,采取轮流抽题的形式,一张卡片上有两道题,可以选择性回答一题,有大概5-10分钟的准备时间,内容涉及很广泛,这只能看平常的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能力了。其实没有太多技巧可言,要是实在有的话,我认为保持自信,处惊不变就OK了。初试、复试比重各占60%、40%,但是复试中不可控因素太多,所以好好准备初试,力争占取优势,这样复试过程中压力会小些。

写到这差不多就结束了,由于过去了很久,有些细节记忆比较模糊,但大致描述了我的备考过程,当然每个人的复习过程因人而异,方法也是千差万别,大家权当参考罢了,要结合自己的复习节奏和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复习计划,祝你们好运~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Baidu
map